查看: 10289|回复: 4

追逐雷雨(网络独家授权)

[复制链接]

26

主题

62

帖子

355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355
海伦 发表于 2018-7-14 08:43:0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海伦 于 2019-5-12 13:54 编辑

清华老图书馆

清华老图书馆

    “在夏天,炎热高高升起……”合上书页,我往窗外看去,天还是晴的,虽然并不通透。期末到了,老图书馆里满满的都是人,没有人知道,“漂流岛”旁的角落,一个人正在等雨。说实话,我喜欢下雨,尤其是夏天的雨。雨水能够将天空洗涤干净,我们便望见了蓝水晶一样的天,雨水能将空气洗涤一新,我们便可以惬意地大口呼吸,夏天的雨尤其清凉可贵,夏雨的水木清华有一种别样的美丽。
    今年北京似乎已经迎来了多雨的季节。这个星期天气预报说周一到周五天天有雨,而且多是雷阵雨。雷阵雨
……想起十天前自己冒着雷雨跑到老馆的样子,我不由笑了。

    那是一个闷热的中午,我在紫荆十七号宿舍的小床上昏昏欲睡,迷蒙中好像听到遥远的天际传来阵阵隆隆声响。似乎是在梦里,天空中飘起了雨……然而这并不是梦。睁开眼睛,我看到窗帘上灿烂的日影已经消逝,暗色的灰笼罩了窗台。一场雷雨就要到来了!
    雷雨,雷雨……冥冥中我仿佛听到老图书馆的召唤。八十多年前的夏天,一个名叫万家宝的年轻人在我后来爱上的图书馆里,在我后来常常光顾的长条桌旁,写下一部雷雨般极具震撼力的作品。那时,他在爱中。遗憾的,幸运的,他爱的那个人,并不是我。一个名叫郑秀的女孩子温柔地守在他的身旁。他们在爱中。他们如此热烈地爱着,那爱火如今已经成灰,但灰烬之中,闪亮的,永恒的,钻石一样的《雷雨》照彻文学的天空。我听到了雷雨的声音,我要到老馆去!
    校园车在雨中穿行,窗外是水的世界与间歇的雷的声响。在这样的雷雨天,车里特别空,有谁会想到,大家都在躲雨的时刻,这个刚刚上车的年轻人是来追逐雷雨的呢?
    在雨幕中下车,新斋与西大操场十分安静,我撑着墨绿的伞,长裙在风雨中摇曳,如一片雨中的叶子,向着图书馆的方向飘去。
    近了,更近了,走过那些熟悉的松柏与银杏,我看到暗影中的老馆肃穆如漫漶于水中的画:树枝掩映的石板瓦青紫斑斓,清水红砖墙藤叶披拂,烟雨一片迷离。踏上熟悉的石阶,上午还在花岗岩石台上晒太阳的黄猫早已不知跑到哪里躲雨去。进门,左拐,穿过八角形的小过厅,如同穿越层叠的时光 ,走进西大阅览室,几乎座无虚席,我如此喜爱这种“万人如海一身藏”的感觉……
    在窗边落座,雨水覆盖了窗外的世界。一声声惊雷震颤大地。我走进那大悲悯的另一时空,看周朴园、侍萍、繁漪,周萍、周冲、四凤,在爱恨中纠缠,在轮回的命运里辗落成泥。是的,这并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,时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长的胡适在日记中曾对它进行不留情面的批评,曹禺本人也说它“太像戏”,这部悲剧除却序幕与尾声,其余四幕全部发生在同一天——周公馆里,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和他的续弦繁漪、长子周萍、次子周冲在一起居住。年轻的繁漪不堪忍受封建家长制的束缚与周萍相爱。周萍对这不伦的关系感到悔恨,为了解脱痛苦而爱上了侍女四凤(繁漪的儿子周冲也真诚地爱着四凤)。一天四凤的母亲鲁侍萍来到公馆,原来她就是周朴园曾经的恋人、周萍的亲生母。雷雨之夜,四凤明白了她心爱的人竟是同母异父的哥哥,一场家庭悲剧发生了……正如曹禺在《雷雨》“自序”中说的:“在夏天,炎热高高升起,天空郁结成一块烧红了的铁,人们会时常不由己地,更归回原始的野蛮的路,流着血,不是恨便是爱,不是爱便是恨;一切都走向极端,要如电如雷地轰轰地烧一场,中间不容易有一条折中的路。”《雷雨》如一场野蛮的火,烧灼着旧时代黑暗的帷幕,一个新的世界呼之欲出。
    曹禺还曾这样说:“也许在所谓‘潜意识’的下层,我自己欺骗了自己:我是一个忘恩的仆隶,一缕一缕地抽取主人家的金线,织好了自己丑陋的衣服,而否认这些褪了色(因为到了我的手里)的金丝也还是主人家的。”《雷雨》汲取了太多的易卜生、奥尼尔,但若无这些汲取,又如何来得新生?从酝酿到完成,《雷雨》如一朵绚丽的花,开在曹禺的青春年华,它因浸润着最初的爱而灵动飞扬,初创完成便得巴金鼎力推荐,从1935年舞台上的轰动到至今长演,长盛不衰。
    来清华已经快两年了,每次走进老图书馆,我总会想起《雷雨》的故事。翻动书页,窗外的藤叶也在风雨中舞蹈,如一个美丽的灵魂舞出爱人的视界……对曹禺来说,《雷雨》是惊心动魄的开始,在这一极高起点之后,他又创作了《日出》《原野》《北京人》与其他许多优秀作品,风格多变而笔法渐趋成熟,从而被誉为“中国的莎士比亚”;对曹禺曾经的爱人郑秀来说,《雷雨》却是摄魂夺魄的唯一,这部戏剧记载着她一生最初及最后的爱。据说,曹禺后来遇到了一位眼神如秋水一样“哀静”的闺秀——方瑞,后来她成了曹禺新剧《北京人》中“愫芳”的原型,再后来她成了他新的妻子……

    红日西沉,天边的云彩已染上瑰丽色彩,窗外的雨却还没有来。走出老图书馆,我忍不住回头望,门楣上镌刻的“图书馆”三个大字已被常春藤叶浓浓盖住,风吹过,微微漾动碧绿的波。傍晚依然留存热力的微风中,我仿佛听到一声叹息。在这美丽的图书馆里,酝酿过一个个爱情传奇,林徽因与梁思成、杨绛与钱钟书……但不是每个爱情故事都有完美结局。若人生只如初见,那该有多么美好。    也许,我还是不要追逐雷雨罢,雨中树下的身影虽然曼妙,但也有遭遇危险的可能。还是在安宁之中迎接每一个载沉载浮的清晨与黄昏,我想象自己于风平浪静中泅一叶小舟,漂泊于图书馆里浩瀚如海的群书,渺小的我渐渐融入这博大的世界,头顶是灿烂静谧的星空……

2014-6-18,草于清华老图书馆及逸夫馆
(原载《中国研究生》2014年第10期)











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

主题

21

帖子

84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84
小透 发表于 2019-11-5 10:41:04 | 显示全部楼层
“万人如海一身藏”,隽永的情感,优美的文字,我似乎也沉浸在了画面中……好喜欢这篇!向您学习哦!《雷雨》《日出》话剧均在青岛大剧院上演过,而且是天津人艺来出演的,舞台表现力很玄妙!超级吸引人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6

主题

62

帖子

355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355
海伦 发表于 2019-11-6 21:47:19 | 显示全部楼层
小透 发表于 2019-11-5 10:41
“万人如海一身藏”,隽永的情感,优美的文字,我似乎也沉浸在了画面中……好喜欢这篇!向您学习哦!《雷雨 ...

不敢当。这是博士论文开题前写的,后来写散文的笔就搁下了,自己觉得有些可惜。曾在清华老图书馆看过学生们排演的《雷雨》,表演水平虽有限,但是在老馆看《雷雨》的故事,恍然间好像走到书里去似的。谢谢小透的提醒,看来我以后真得关注青岛大剧院的展演信息,要是以后能在青岛大剧院看《日出》就好了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

主题

21

帖子

84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84
小透 发表于 2019-11-7 07:47:09 | 显示全部楼层
海伦的文笔清雅秀美、澄净,文章节奏和缓。文如其人。非常有特色的散文作家啊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6

主题

62

帖子

355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355
海伦 发表于 2019-11-7 22:02:06 | 显示全部楼层
小透 发表于 2019-11-7 07:47
海伦的文笔清雅秀美、澄净,文章节奏和缓。文如其人。非常有特色的散文作家啊!

不敢当。印象里得是梭罗,或者朱自清、宗璞那样的,才能称得上散文家。偶尔写点字的人多,真正的作家太少了啊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发表主题
    355
    积分
    62
    帖子
    26
    主题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